桂林
桂林市陽朔縣政協助力教育減負提質增效
讓課后服務有“聲”有“色”有“味”
——陽朔縣政協助力教育減負提質增效
“金剛搗碓”“白鶴亮翅”……秋日的艷陽照耀在陽朔縣陽朔鎮東嶺小學的操場上,40名小學生整齊排列,在縣政協委員、縣太極拳協會會長陳榮華的指導下,伴著舒緩的音樂,一招一式,認真進行太極拳訓練。
“先在紙上畫兩個緊挨著的小圓圈,然后各在小圓圈內點上一個小點,蝦的眼睛就畫好了……”每逢星期三下午課后服務時間,陽朔縣政協委員莫高泉都會到興坪鎮書家堡小學向學生們傳授繪畫技巧。
……
近年來,陽朔縣將“雙減”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程,通過制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后服務課程,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需要,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課后服務的高質量開展,實現了為家長減負、讓學生受益的目標。落實國家‘雙減’政策以來,我們所取得的階段成果,離不開縣政協和廣大委員持續多年的助推。”縣教育局干部楊帆深有感觸地說。
一直以來,陽朔縣的小學生都在下午4點30分放學回家,而家長大多是6點才能下班,在這近2個小時的“空檔期”,怎樣才能做到既不影響工作又能照看孩子?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成為大多數家長的共同愿望。
群眾有所呼,政協有所應,委員有所為??h政協組織委員開展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專題調研,通過協商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聽取有關部門和廣大群眾的意見建議,持續發聲、支招建言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工作。民進陽朔總支以及莫遠婷、王曉聰、龍桂發、林碧鈺、徐桂香等縣政協委員先后撰寫《關于完善我縣中小學課后服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建議》《關于落實“雙減”政策的建議》等提案,從延長課后服務時間、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拓展課后服務渠道、樹立課后服務品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縣政協和廣大委員的持續建言助推下,2021年秋季學期起,由陽朔縣教育局牽頭,全縣14所義務教育學校開展“雙減”政策課后服務,涵蓋10000多名學生、600多名教師。
“再也不用在上班中途去接孩子了,課后服務真的解決了我接送孩子的難題。”“孩子學會做包子了,昨晚我還吃了她親手做的包子哩!”近日,在東嶺小學校門口接孩子放學的家長感慨萬千。
課后服務雖然實施了,但怎樣給學生們提供更有品質的課后生活,滿足全面發展的個性化教育?莫遠婷、徐桂香、黃海燕等委員建議,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和興趣培養,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服務項目,如籃球、鋼琴、合唱、舞蹈、科學實驗、書法繪畫、面點制作等課程。同時,特色課后服務教師短缺問題,也是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公益服務進校園’能很好地解決特色課后服務教師短缺難題。”縣政協委員吳芳魁說。2022年,由陳艷華、諸葛清等委員提議,縣文化館、廣東省廣西陽朔商會聯合發起“多彩文藝進校園志愿培訓活動”,組織音樂、美術、舞蹈和播音主持等專業人員到葡萄、興坪、普益等鄉村學校開展相應的課程培訓,至今已培訓學生600余人。同時,陳榮華、吳芳魁、莫高泉、王曉聰等20多名政委員積極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縣政協委員、陽朔鎮東嶺小學校長徐桂香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結合學校的勞動教育特色,在課后延時服務時段創辦了“烹飪班”“合唱隊”“鋼琴對對碰”等學習課程;身處山區的龍桂發委員周末堅持在校陪護留校的學生,給他們提供學習輔導和生活幫助……委員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科教振興 委員行動”的諾言,助推了陽朔教育高質量發展?!?朱志云 徐桂香